- 注册时间
- 2013-7-13
- 最后登录
- 2021-3-6
- 阅读权限
- 200
- 积分
- 8950
- 精华
- 0
- 帖子
- 2846
  
|
发表于 2014-2-23 22:19:23
|
查看: 24 |
回复: 0
摘要: 图为:释迦牟尼佛说法 中国人想办成某件事,因传统文化习俗往往会想到向神佛祈祷,用钱买了香点上,或放上瓜果三牲之类我们人间吃的供品,默默许愿。一种另类贿赂--求神拜佛,在当今,还相当盛行! 西方人进教堂是为了忏悔、为了解脱精神上的苦难。中国人进寺庙多数是想通过一些供品,求福求财求平安。究竟能不能如愿
正文:
图为:释迦牟尼佛说法
中国人想办成某件事,因传统文化习俗往往会想到向神佛祈祷,用钱买了香点上,或放上瓜果三牲之类我们人间吃的供品,默默许愿。一种另类贿赂--求神拜佛,在当今,还相当盛行! 西方人进教堂是为了忏悔、为了解脱精神上的苦难。中国人进寺庙多数是想通过一些供品,求福求财求平安。究竟能不能如愿,还是另一说。 为什么中国人进寺庙不是忏悔而是心有所求呢?不知检讨自己的所想所行,而是希望通过一些供品和祈求,从外界获得某些赐予。这些都和我们学佛的人对佛教的认识存在偏差有很大关系。 “知耻近乎勇”的古训,已被现代人淡忘了。知道自已的过失与不足,而敢于在人前“自我批评”者,已是为数不多了。进寺庙忏悔吗?与其强调没有什么可忏悔的,倒不如承认尚没有形成这一良好习惯来认真的反思自己。 “头顶三尺有神明”的警示,也已被现代人忽视了。清楚自已的小小毒言恶行,明知不对,进寺庙忏悔过吗?与其强调没有什么悔改之心,倒不如承认国人侥幸心理很重来得确切。 既“近不了勇”,又“悔不了过”,且都渴望不劳而获。凭着自己具有中国特色的浓厚投机心理,或为了求得世间的福报,或为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某些问题,进庙登寺去“贿赂”一下吧!《金刚经》中,世尊有偈云:“若以色见我,以音声求我,乃人行邪道,不得见如来。”由此,我们应该明白,学佛仅靠买些供品供供佛是不能解决问题的,如果不知道忏悔业障,不知道改过自新,所有的乞求都是白费的。 寺院本是学校,这一点估计大多所谓佛教徒还不清楚,那我们应如何正确认识佛教?如何学习佛教知识?怎样才能正确理解并认知佛教的教理教义?如何才能去其糟粕取其精华?值得深思!
|
|